广西贺州:民族风情醉游人
在广西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朝东镇岔山村,当地村民为游客展示民族纺织技艺(3月12日摄)。 广西贺州市地处湘、粤、桂三省区交界,是大西南连接粤港澳的重要通道,境内居住着汉、瑶、壮、苗、侗等多个民族,古朴的民风和浓郁的民族风情深受广大游客的青睐。
作者:陆波岸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3-14“苗绣”变身“致富秀” “指尖技艺”绘就“美好生活”
图为古苗文化的活化石酉州苗绣。 邱洪斌 摄 3月9日晚,央视《奋斗新征程-2022年全国乡村振兴特别节目》热播。节目中,重庆酉阳花田乡何家岩村苗绣工坊里,绣娘们飞针走线,穿针勾挑,不知不觉间,绣绷上那五彩斑斓的丝线在她们手中已变成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图案。 仲春三月,记者深入武陵山腹地,酉阳的吊脚楼依山而建,青砖碧瓦,青山绵延,斑斓的丝线间几名绣娘熟练秀起指尖舞蹈。在这儿,酉州苗绣传承人陈国桃坚守了十
作者:黄维正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03-11春暖万物苏 新疆和硕金沙滩色彩碰撞宛如油画
夕阳西下时分,岸边融化的湖水与裂冰和霞光绚烂的天空交融在一起,强烈的色彩碰撞构成一幅浓烈的油画。 王荣曌熙 摄 随着气温不断回升,春天的气息越来越浓。三月的新疆和硕县金沙滩,蔚蓝冰面与芦苇、沙滩交相辉映,强烈的色彩碰撞形成一幅浓墨重彩的绝美画卷。 蔚蓝冰面与芦苇、金沙滩交相辉映,强烈的色彩碰撞形成一幅浓墨重彩的的绝美画卷。 王荣曌熙 摄 尘封一冬的冰面开始融化,蔚蓝的薄冰包围着浅黄的芦苇,湖
作者:刘雨珊 龚其克加甫 加亚巴图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03-11贵州兴义:古法扎染绽放新活力
身着民族服饰的布依族姑娘正在制作布依族特色扎染手工艺品。 身着民族服饰的布依族姑娘正在制作布依族特色扎染手工艺品。 身着民族服饰的布依族姑娘正在查看染色情况。 3月9日,身着民族服装的布依族姑娘正在贵州省兴义市万峰林景区乡愁集市八音堂内,为前来游玩的游客制作布依族特色扎染手工艺品。这些手工艺品将传统布依族文化与现代人的生活方式巧妙结合,深受游客喜爱,每逢节假日都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体验布依族扎染
作者:涂敏、高华、阳茜编辑:人民网-贵州频道日期:2022-03-11激活数字服务平台,给古籍注入新的生命力
古籍,即1912年之前经过刻印、抄写等方式所生产出版的图书和文献,用来传承文明、普及教育以及记载历史,承载厚重的历史和文化。相关统计数据显示,我们已完成普查的270多万部古籍中,仅有7万多部可供线上阅读,更多海量古籍文化资源亟待数字化,这也是当下古籍保护、传承与开放的重要课题之一。目前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的汇典古籍数字服务平台引起业界关注,该平台聚合上海、长三角乃至更广泛地区出版社的优质古籍资源,利
作者:汪荔诚编辑:文汇报日期:2022-03-10“盛世芳华——上海博物馆受赠文物展”开幕
盛世芳华上海博物馆受赠文物展9日在上海博物馆开幕。展览汇聚195件/组受赠文物,涵盖书画、青铜、玉器、印章、竹刻、雕塑、陶瓷、钱币等各个门类,以此向关心和支持上博发展的所有捐赠者、文博工作者以及各界人士致以崇高敬意。 盛世芳华上海博物馆受赠文物展。 上海博物馆 供图 截至2021年末,上海博物馆馆藏文物102万余件,所藏珍贵文物逾14万件。馆藏文物中有8.8万多件来自各界人士捐赠,其中珍贵文物3
作者:王笈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03-10文化遗产保护|良渚古城:一粒稻谷穿越五千年
良渚,意即美丽的水中之洲。早春三月,漫步良渚古城遗址公园,原野上已经绽出片片新绿。 最晚到清明前后,大家就可以在良渚古城里看到一片片的油菜花了。梁仁明家在杭州市余杭区瓶窑镇长命村,离良渚古城遗址不远,是区里有名的种粮大户。从2015年起,他承包了良渚古城遗址公园的800多亩农田,按照园方安排,去年晚稻收获后,他又播种了油菜。 这是良渚博物院展示的现代稻谷和良渚遗址出土的炭化稻谷(右)的实物对比(
作者:冯源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3-10解决汉字难学问题 委员建言推进数字化发展
如果借助汉字数字化技术,解决汉字难学问题,汉字汉语就可能像英文英语一样通行世界。全国政协委员、新大陆科技集团CEO王晶近日接受中新网记者采访时表示,推进汉字数字化发展,有助于实现让天下没有难学的汉字,与世界共享汉字的智慧的美好愿景。 2000年,福建开启大规模推进信息化建设的序幕,进入数字福建时代。 在王晶看来,推进汉字数字化发展,对中国文字走向世界、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中国文理走向世界,具有跨时代
作者:闫旭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03-09巩汉林回应上热搜:本意是呼吁多关注劳动模范
明星收入几千万上亿,还在偷税漏税;某足球队年收入三百万、五百万甚至上千万,球场上没有看到他们进球,完全给中国人丢脸。 近日,全国政协委员、喜剧表演艺术家巩汉林针对某些高收入者的一番表态引发舆论关注。7日晚,他接受了中新社记者采访,对此作出回应。 我也没想着我能登上社交媒体的热搜榜,我现在连微博都不发。这样热度让巩汉林感到有些意外。 其实我的本意是希望多鼓励宣传我们的劳动模范。我就觉得他们应该是国家
作者:宋宇晟 王世博编辑:中新社日期:2022-03-09九曲十八弯的苏州河,每一段都在创造人文艺术惊喜
短短大半年来,随着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上海馆、华萃当代美术馆相继上新,苏州河沿岸正在形成申城日渐明朗的又一条艺术走廊,继徐汇滨江、外滩等艺术聚集区之后再次激活黄浦江沿岸的艺术能量。 与此同时,艺术也在以更加生活化的方式渗入苏州河沿岸:去年年底开业的新晋网红打卡地天安千树,整个商场宛如一座当代艺术馆;M50弄堂计划正在老牌艺术园区M50推进,向公众呈现上海纺织工业文明带来的本土文化新感观美学体验。 时
作者:范昕编辑:文汇报日期:2022-03-09浙江诸暨:多功能“文化驿站” 丰富居民文化生活
3月8日,居民在诸暨市暨阳街道金麟府小区文化驿站内参加三八妇女节多肉植物栽培活动。 3月8日,居民在诸暨市暨阳街道金麟府小区文化驿站内参加三八妇女节器乐表演。 3月8日,在诸暨市暨阳街道祥生府小区文化驿站内,居民带着孩子玩耍。 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浙江省诸暨市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和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多个街道社区推进集文化传承、志愿服务、议事调解、休闲娱乐等功能于一体的小区文化驿站建设,在驿站
作者:徐昱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3-09全国政协委员潘鲁生:传统文化要有新的时代内涵
左图:全国政协委员潘鲁生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坚持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和表达形式。近年来,文艺工作者不断推陈出新,《中国诗词大会》等节目以传统文化为基础和内容,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新华社记者 金良快 摄 右图:在邢台市隆尧县第三实验小学京剧课堂,戏曲老师指导学生练习京剧表演基本功(2021年4月12日摄)。新华社记者 骆学峰 摄
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3-09二十四节气,是一张能“听到”的课程表
植根于农耕文明的二十四节气,融汇着中国古人关于天文、历法、音律、养生的整全智慧,亦蕴含着丰富而深刻的哲学、伦理与美学精神,在国际气象界被誉为中国的第五大发明,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然而,若论及二十四节气的现代传承与转化,我以为,中国节气文化的种子最应当柔软植入青少年的心灵。 在天地时空中重建教育时空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体系,亦是我们的先民仰观俯察的宇宙发现
作者:黄耀红编辑:光明日报日期:2022-03-08“00后”藏陶手艺人卓觉玛:用短视频讲好家乡故事
我希望通过短视频,让更多的人知道壤塘、了解壤巴拉文化。最近,四川阿坝州壤塘县00后藏族姑娘卓觉玛通过短视频推荐家乡走红网络。 藏陶手艺人卓觉玛。 尼玛初 摄 2000年,卓觉玛出生于壤塘县中壤塘乡查托村一个牧民家庭,家中5个孩子靠父母用体力赚钱抚养。在这离县城40余公里的村寨,她的父母主要收入来源于放牧和挖药,当时家里的生活十分贫困。2016年,卓觉玛的父亲找到当地藏陶手艺人,让卓觉玛能学一技之
作者:让卓斯杰 尼玛初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03-08《你好,徽州1981!》摄影展再现上世纪徽州风土人情
《你好,徽州1981!》摄影展现场。 张锦 摄 由美国加州摄影爱好者比尔霍克拍摄的一组56张徽州老照片3月4日起在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西溪南镇坑上村湖畔艺术馆展出,名为《你好,徽州1981!》的摄影展再现了41年前那个夏天徽州大地上的徽派建筑,风土人情。 1981年夏季,美国加州的摄影爱好者比尔霍克和妻子何妙儿来到皖南,在清华大学学者的陪同下,到达了黄山市屯溪、歙县、徽州区等地。他用尼康相机和柯达
作者:成展鹏 闫艳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03-08宁夏月牙湖:麻编文创传递“她”力量
在宁夏银川市月牙湖乡滨河家园四村非遗麻编手工坊,张璟(前中)查看村民们制作的产品(3月4日摄)。 2017年底,自治区级麻编非遗传承人张璟来到位于黄河东岸的银川市月牙湖乡,开设麻编培训班吸收村民学员,并成立了非遗麻编手工坊,学员以妇女居多,最小的26岁,最大的70多岁。 几年来,张璟奔走于银川市区与月牙湖乡之间,为村民们传授技艺并送去原材料,再将大家编好的粗加工产品带回,进行后期加工,设计制作出手
作者:杨植森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3-07杭州鼓楼夜景灯光秀亮相迎亚运
杭州市清河坊街区灯光秀。人民网章勇涛摄 杭州市清河坊街区灯光秀。人民网章勇涛摄 杭州市清河坊街区灯光秀。人民网章勇涛摄 3月5日,杭州九墙光影秀与鼓楼宋韵灯光秀在杭州市清河坊街区鼓楼小广场上演。 从春雨淅沥,到荷风鸣蝉;从桂雨飘香,到瑞雪丰年杭州九墙光影秀以四季节气变换为时间线索,在固态的城市艺术展陈的基础上,通过光影的动态加持,聚焦于杭州自改革开放以来的现代化之路,用数字多媒体技术方式展示宋
作者:黄晓菲编辑:人民网-浙江频道日期:2022-03-07两会直通车:从艺术相遇到人文相知 “国潮热”何以持续升温?
从《龙门金刚》到《只此青绿》,从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到闭幕式上的折柳寄情,绝美中国元素一次次令世界惊叹。随着中国传统文化频频出圈,国潮已成为一种时尚,在年轻人中大受追捧。 3月3日,中新社、中新网两会直通车全球连线邀请海外华裔青年、海外华文媒体业者、00后国风音乐人畅谈国潮发展之路。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与传统文化形成双向互进的新国潮现象。一方面,传统文化受到年轻人喜爱;另一方面,年轻
作者:徐文欣 吴侃编辑:中新社日期:2022-03-04《中国村庄发展:浙江样本》丛书发布 挖掘乡村转型密码
《中国村庄发展:浙江样本》丛书发布 钱晨菲 摄 3日,《中国村庄发展:浙江样本》丛书在浙江杭州发布,该丛书是浙江省文化研究工程重大系列项目《中国村庄发展的浙江样本研究》的成果,由浙江省社会科学院组织院内外相关科研人员集体承担。 据悉,上述项目于2017年立项,选取了浙江省11个市的11个村庄作为研究个案,形成11部专著,包括《畲乡逐梦杭州龙峰民族村发展研究》《德润民心宁波邵家丘村发展研究》《富民
作者:钱晨菲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03-04多彩民俗喜迎“二月二”
3月3日,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龙山中心幼儿园的孩子们在进行舞龙表演。 3月3日,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龙山中心幼儿园的孩子们在诵读民谣。 3月3日,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福苗幼儿园的小朋友们在表演舞龙。 农历二月初二到来之际,各地举办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迎接二月二。
作者:梁孝鹏 摄编辑:新华网日期:2022-03-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