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专家解读北方高温天气
6月23日,北京市气象台升级发布高温红色预警信号。上一次北京发布高温红色预警是2014年5月29日,距今已经9年。 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芳华表示,6月22日以来,京津冀、山东、河南中北部、苏皖北部、内蒙古西部、新疆东部和南疆盆地等地都出现了35℃以上的高温天气,近期共有19个国家气象观测站的最高气温突破历史极值。北京市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张迎新提到,6月22日,北京大部分地区出现了39℃以上的高温天
作者:袁于飞编辑:光明日报日期:2023-06-25甘肃养老服务中心实现城市街道全覆盖:让“养老”变“享老”
中新网兰州6月24日电 (戴文昌)记者24日从甘肃省民政厅获悉,今年实施的400个为民实事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甘肃省、市、县三级补助资金到位率100%,整体进度快于往年。 据甘肃省民政厅介绍,从2021年开始,甘肃省委、省政府着眼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从养老服务需求侧着手,坚持用于民生的支出只增不降,为群众办实事只增不减,甘肃省、市、县共配套列支专项补助资金9.7亿元,建设乡镇(街道)综合养老服务
作者:戴文昌编辑:中国新闻网日期:2023-06-25多地持续高温 专家提示科学预防重点人群中暑
新华社北京6月24日电(记者李恒)近期,全国多地连续发布高温预警,部分地区最高气温超过40℃。专家提示,持续高温天气会给一些重点人群带来健康风险,这些人群要加强健康防护,科学预防中暑。 国家疾控局此前发布的《高温热浪公众健康防护指南》指出,高温热浪健康防护的重点人群主要有三类,第一类为敏感人群,如儿童、孕妇、老年人等人群;第二类为慢性基础性疾病患者,如循环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精神与行为障碍、肾
作者:李恒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06-25我国多渠道构建猴痘监测预警体系 重点人群做好防范
新华社北京6月20日电 近期,随着亚洲部分地区出现猴痘病例增多趋势,我国北京、广州等个别城市也出现了少数病例,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组织专家进行解读。中国疾控中心卫生应急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国多渠道构建猴痘监测预警体系,持续开展风险评估和及时报告,下一步将加强对重点人群健康教育,推进重点人群做好防范、及时就诊。 中国疾控中心卫生应急中心副主任、研究员施国庆表示,猴痘是由猴痘病毒感染所导致的人
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06-22两部门:到2025年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责任制整体护理覆盖全院100%病区
新华社北京6月20日电(记者李恒、董瑞丰)记者20日从国家卫生健康委获悉,为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护理服务需求,持续提升患者就医体验,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局日前印发《进一步改善护理服务行动计划(2023-2025年)》,提出到2025年,各级各类医疗机构责任制整体护理覆盖全院100%病区。 开展延伸护理服务、全国有2000余个医疗机构为行动不便老年人等群众提供7类60余项上门医疗护理项目近年
作者:李恒、董瑞丰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06-22褪黑素并非拯救睡眠的“万能药”
睡眠是人生大事,因为人的一生中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睡眠中度过的。好的睡眠对恢复体力、促进健康十分重要。但中国睡眠研究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超过3亿名中国人存在睡眠障碍。近几年,褪黑素相关产品被年轻人士尤其白领推崇为助眠神药,在多次电商活动的销量排行中,褪黑素类产品销量也位居保健品品类前列。 被称为失眠救星的褪黑素真能拯救我们的睡眠吗?长期服用褪黑素到底有没有副作用?带着这些问题,科技日报记者
作者:陈曦编辑:科技日报日期:2023-06-22京津冀探索医学伦理审查互认新机制
科技日报讯 (记者陈汝健)6月18日,京津冀医学伦理审查互认推进会在河北省石家庄市召开。会上,来自京津冀三地卫健委、部分医疗机构及高校领导共聚一堂,共同探讨了推进区域医学伦理审查互认新机制。 医疗机构是开展医学研究的主阵地,保障受试者的权益是申办者、伦理委员会和研究者的共同职责。河北省生物医学伦理审查协会会长、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党委书记王贵英在致辞中表示,医学伦理是开展医学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需要
作者:陈汝健编辑:科技日报日期:2023-06-20国家药监局关于15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的通告
经广州市药品检验所等8家药品检验机构检验,标示为修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5家企业生产的妇康片等15批次药品不符合规定。现将相关情况通告如下: 一、经福建省食品药品质量检验研究院检验,标示为西安高科陕西金方药业公司生产的1批次己酮可可碱注射液不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项目为可见异物。 经贵州省食品药品检验所检验,标示为四川美大康华康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1批次维生素B6注射液不符合规定,不符合规定项目为
编辑:中国药闻日期:2023-06-20湖南敲定中医药综改示范区建设要点
湖南省中医药工作协调小组近日印发《湖南省2023年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工作要点》,从深化中医药综合改革、推进中医药服务提质增效、全面实施中医药人才培养壮大行动和科技创新工程、加快推进中医药产业振兴发展、持续推动中医药海外传播行动和文化弘扬工程5个方面提出12条具体措施,促进中医药事业和产业高质量发展。 《要点》明确,推动湖南省国家中医药综合改革示范区先导区、试点县建设,制定和完善工作考评标
编辑:中国中医药报日期:2023-06-20山西太原唐槐街道筹备组鼎新社区开展“香囊寄真情”敬老活动
中国社区发展网讯 为进一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值此祈求健康的民俗佳节端午节来临之际,山西太原小店唐槐街道筹备组鼎新社区在6月16日下午开展主题为浓浓端午意,香囊寄真情的敬老活动。 活动现场,社区工作者介绍了香囊的由来及意义,科普中药知识,并讲解了制作香囊的方法。随后,大家分工合作,将6种香囊药材分类好并将其装入香囊中,经过缝边、填香料一个个小小的香囊就制成了。由大家精心手工制作而成的香囊
日期:2023-06-20北大肿瘤医院郭军教授:五步辨“痣”,黑色素瘤更需早诊早治
新华网北京6月19日电 (刘映)近日,黑色素瘤引发社会广泛关注。素有癌王之称的黑色素瘤有多凶险?身上长的哪些黑痣需要提高警惕?黑色素瘤防治取得了哪些进展? 作为我国黑色素瘤学科带头人,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黑色素瘤与肉瘤内科主任郭军教授死磕黑色素瘤几十年,被业内称为黑老大,他创建了中国首个黑色素瘤专科病房,领衔推动了中国黑色素瘤规范诊疗体系的建立,成为中国乃至亚洲大部分黑色素瘤领域药物临床研究的项目总负
作者:刘映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06-19早段限时饮食可改善代谢健康
科技日报讯 (记者张佳欣)当地时间6月15日,在芝加哥举行的2023年美国内分泌学会年会上,纽约大学朗格尼健康中心公布的研究显示,作为间歇性禁食的一种形式,早段限时饮食(eTRF)可改善血糖水平的波动,并减少血糖高于正常水平的时间。研究首次确定,这些改善与体重减轻无关,也就是说,即使没有减肥,这种进食策略也有助于改善代谢健康。 eTRF意味着在一天中的早些时候进食,早点吃晚餐或不吃晚餐。以前的研究
作者:张佳欣编辑:科技日报日期:2023-06-19家庭应急包如何“量身定制”
夏天到来,商家开始打折促销。家住湖北武汉市的熊女士打算趁活动购买一个家庭应急包。网上流传着不同版本的家庭应急包清单,各种物品让人眼花缭乱。有的商家还推出了家庭应急包套装,可是感觉里面有些东西也不大能用得上,而真正需要的物品又没有。熊女士说,在搜索家庭应急包相关信息时,各种信息让她十分困惑。一般家庭是否应该准备应急包?不同版本的家庭应急包应该怎么挑选?储备家庭应急物资时应注意哪些事项?针对这些问题,
作者:杨颜菲编辑:人民日报日期:2023-06-19提高医患沟通的效率和问诊质量 “智慧就医”让看病更舒心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改善就医感受提升患者体验主题活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充分运用新手段、新技术、新模式,打通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堵点淤点难点。 如今,各级医院加快推进互联网科技的应用,打造覆盖诊前、诊中、诊后的全流程智慧就医生态,让患者看病更舒心、医疗服务更体贴。 预约节省时间 以前看病至少要请一上午的假,清早赶到医院,看完病已经中午了。现在在医院公众号上预约
作者:潘旭涛 周好雨编辑:人民日报海外版日期:2023-06-16国家卫健委: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近十年来取得显著成效
新华网北京6月16日电(肖寒)我国是世界上劳动人口最多的国家,职业健康不仅关系到劳动者的身体健康和家庭福祉,同时也关系着我国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水平,做好职业病防治工作意义重大。15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在京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加强职业健康监测、保护劳动者健康有关情况。 发布会现场 中国网供图 我国职业病防治工作近十年来取得显著成效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职业健康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王建冬介绍说,党的十八大
作者:肖寒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06-16北京:购买医疗机构预付卡7日内未消费可退费
原标题:购买医疗机构预付卡7日内未消费可退费 近期,北京市卫健委牵头组织制定了《北京市医疗机构预付式消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公众可于7月11日前向市卫健委反馈意见。根据办法:医疗机构采用预付卡开展经营活动,不得包含概不退款、不补办、解释权归经营者等对患者不公平、不合理的规定。 本办法适用于在本市行政区域内采用单用途预付卡开展经营活动的医疗机构。单用途预付卡是指经营者以预收
作者:蒋若静编辑:北京青年报日期:2023-06-16北京:最新疫情周报显示 呼吸道传染病仍是主要病种
原标题:最新疫情周报显示 呼吸道传染病仍是主要病种 市卫健委日前发布今年第23周(6月5日至6月11日) 疫情周报:上周本市法定传染病报告发病数较前一周有所下降,呼吸道传染病为主要报告病种,占报告数的94.4%。 第17至23周全市报告法定传染病依次为6438例、10508例、18081例、25544例、30750例、23526例、16969例。其中,第23周本市共报告法定传染病14种16969例
作者:孙乐琪编辑:北京日报日期:2023-06-15防范短视频沉迷,还需加强“青少年关怀”
提升青少年媒介素养,引导他们合理触网,在面对短视频时,既主动发现美好又拒绝沉迷网络 当前,短视频对青少年的影响正在逐渐加深。刷短视频,有的同学跟随专家学者、科普博主,发现兴趣爱好的星辰大海;而有的同学则被搞笑视频、热门段子吸引,手机逐渐拿得起、放不下。青少年与短视频应保持怎样的距离,维持怎样的关系?这已成为许多老师、家长不得不面对的问题。 《2021年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研究报告》显示
作者:李忱阳编辑:人民日报日期:2023-06-15国家卫健委将在全国组织开展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
新华社北京6月14日电(记者李恒)记者从国家卫生健康委获悉,为预防和减缓老年痴呆发生,切实增强老年人的健康获得感,促进健康老龄化,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印发通知,决定于2023年至2025年在全国组织开展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 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快,以阿尔茨海默病为主的老年痴呆疾病发病人数持续增加,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和生命质量,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负担。 通知明确,要积极引导老年人树立主动管理脑健
作者:李恒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06-15“低碳减肥法”风靡全网 碳水化合物真是变胖主因吗
从生酮饮食,到断碳碳循环,再到最近爆火的某明星减肥法夏日来临,随着人们身材管理意识的提升,社交媒体上,控碳控糖话题热度高涨,各种通过减少或阻断碳水化合物摄入的减肥方式广受追捧。碳水化合物真的是变胖的主要因素吗?碳水化合物摄入量过低是否会对健康产生影响? 碳水化合物是人体吸收营养的三大来源之一。低碳减肥的原理是通过减少碳水化合物摄入量后,人体由从碳水化合物获取能量,转变为将脂肪作为主要能量来源,以实
编辑:新华网日期:2023-06-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