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7月31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专访唐培科:以产业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解码腰站子村的“蝶变”之路

本网讯(刘建斌 雷祥) 盛夏的新疆,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在昌吉州奇台县半截沟镇的腰站子村,这个曾是古驿站的村落,如今正以“全国文明村”“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等诸多荣誉,成为乡村振兴的亮眼样本。近日,我们专访了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腰站子村党总支书记、新疆腰站子实业集团公司董事长唐培科,听他讲述腰站子村如何从传统村落走向“宜居、宜业、宜游、宜商”的振兴之路。


从“四十里驿”到产业强村:以全产业链思维激活乡村潜力
“腰站子村的历史,是和‘驿站’紧密相连的。”唐培科书记的话语里满是对家乡的深情,“这里曾是靖宁城到古城的重要驿站,因两地到此各四十里,得名‘四十里驿’。而现在,我们要让这个‘驿站’成为乡村振兴的‘加油站’。”
2021年,腰站子村成立新疆腰站子实业集团,注资1.5亿元,整合农业种植、有机农产品加工销售、乡村旅游等产业,下属2个合作社和九个公司,其中合作社被评为全国合作社500强第九位。“我们的愿景是建立现代化农业联合体全产业链,让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唐培科说,集团成立的核心,就是要打破传统农业的“单打独斗”,让农民从“卖原料”转向“卖产品、卖服务、卖品牌”。


早在2009年,村集体就成立了丰裕农业服务专业合作社,创新推出“流转土地首年租金出资入社”模式,让全村443户村民变“股民”。到2023年,合作社已流转经营土地20万亩,其中有机种植基地2.38万亩,产值达3.9亿元,种植区域遍布奇台、巴州、伊犁等地。“我们不仅要保障粮食安全,更要让土地‘生金’。”唐培科介绍,合作社和集团公司为村民提供350个固定岗位、2520个季节性岗位,让大家在家门口就能增收。


从“种庄稼”到“创品牌”:用有机理念筑牢发展根基
“腰站子村地处北纬43.8°,是优质小麦的黄金生长带,共享‘奇台面粉’农产品地理标识,这是我们的天然优势。”唐培科指着身后的有机种植基地照片说。
2017年,村里成立新疆丰驿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专注于有机农作物生产加工。如今,公司的有机产品已获得中国、日本、美国、欧盟认证,面粉和食用油系列有8个产品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名录,还建成了年产1500吨手工拉面生产线和日加工220吨原粮的小麦粉生产线。“我们要让‘腰站子’的面粉,从田间到餐桌都让人放心。”唐培科说,公司荣获第三届新疆创新创业大赛一等奖、中国有机产品博览会美味奖等荣誉,正是对这份坚持的肯定。


从“过日子”到“享生活”:让村民幸福感看得见、摸得着
“乡村振兴,最终要落到村民的笑脸里。”唐培科的话语朴实而有力。近年来,腰站子村全力打造宜居环境,实现中心村绿化、美化、亮化全覆盖。2022年实施的《腰站子村社会激励和福利机制》,为重大疾病患者、80岁以上老人、金婚钻石婚家庭发放福利,还设立教育奖励,仅当年就投入30余万元。
“以前想都不敢想,在家门口能领‘养老补贴’,孩子上学有奖励。”这是村民们常挂在嘴边的话。而这样的幸福感,还体现在就业增收上——2023年,村民人均纯收入达30600元,村集体经济480万元,一二三产业总产值超5亿元。
从“农家园”到“旅游地”:农旅融合打开乡村新空间
“单靠种地不够,还要让乡村‘活’起来。”唐培科看准了腰站子村毗邻国家5A级景区江布拉克的区位优势,2019年成立新疆丰驿文化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打造了游客接待中心、乡村民宿、小麦博物馆、麦宝乐园等业态,2021年成功创建3A级景区。
“游客来这里,能吃农家饭、住农家院,还能了解小麦从种植到加工的全过程。”唐培科笑着说,村里甚至把“腰站子”面馆开到了奇台县城和乌昌地区,让品牌走出乡村。此外,职业技能培训学校还能承办会议、展览、表演,让乡村旅游“四季不歇”。

未来:让“腰站子”成为乡村振兴的标杆

谈及未来,唐培科信心满满:“我们会继续聚焦乡村振兴,守好粮食安全底线,把‘腰站子’品牌擦得更亮,让农旅融合更深入。最终目标,就是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幸福感再上一个台阶。”
从“四十里驿”到产业融合示范村,腰站子村的蜕变,是唐培科带领村民“敢闯敢试”的结果,更是乡村振兴战略在新疆大地的生动实践。这个古老而年轻的村落,正以崭新的姿态,在新时代的“驿站”上,驶向更广阔的未来。

编辑:张雪

上一篇:辽宁朝阳县羊山镇:山水为卷 文旅为笔 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下一篇:专访唐培科:以产业融合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解码腰站子村的“蝶变”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