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夏日的蝉鸣渐起,广州华商学院国际学院“百千万工程”支教队的身影,正为乡村孩子们的暑期绘上斑斓色彩。作为学院唯一一支“百千万工程”团队,我们始终相信:教育不应只有课本里的公式与文字,更该有嗅觉里的自然、思维里的星光、指尖上的传承,以及心底里的勇气——这,正是我们奔赴支教的意义。
特色课堂:让知识跳出课本,在体验中生长
大自然是最好的老师,而嗅觉是打开世界的另一把钥匙。在“气味盲猜课”上,薄荷的清凉、辣椒的冲鼻、糖果的甜香被装进神秘的塑料杯,孩子们闭着眼深呼吸,在鼻尖的探索中辨认草木芬芳,悄悄在心里种下“亲近自然”的种子。
比答案更珍贵的是提问的勇气。“问题拍卖会”上,“奥运会举办的周期是多少?”“中国古代戏曲有哪些?”“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什么?”一个个奇思妙想被写在卡片上,孩子们用“勇气积分”竞拍“提问权”,在热烈的讨论中,中国的历史,世界的文化在眼前展开,好奇心被点燃,思维的翅膀越飞越远。
当京剧脸谱遇上稚嫩画笔,当传统文化走进课堂,传承便有了新的模样。非遗课上,孩子们对着图谱勾勒红脸的忠义、白脸的狡黠,在填色中听关羽的故事;传统文化探索课里,他们运用所学习的京剧脸谱知识,用童真视角为老手艺、老故事寻找新的生命力。文化的种子,就在一笔一画、一言一行中悄然扎根。
兴趣课程:用热爱引路,让成长多一种可能
舞蹈课上的旋转跳跃,是身体在诉说快乐;绘画课上的斑斓色块,是想象力在自由奔跑;手工课上对木筷的搭建,是指尖在创造世界;“物理魔法课”上的科学小实验,让“为什么”有了奇妙答案;棋类对弈中,孩子们学会了谋略与包容……兴趣是最好的向导,我们用多元课程为孩子们打开一扇扇窗,让他们看见自己身上的无限可能。
更有国际知识科普课带着孩子们“云游世界”:从埃及金字塔的秘密到巴西狂欢节的热情,从不同国家的问候礼仪到地球另一端的自然奇观,课堂变成了小小的“世界之窗”,让乡村孩子的视野,也能抵达万里之外。
用爱陪伴:让每个孩子都被温柔接住
支教的意义,不止于知识的传递,更在于用爱融化隔阂。团队里有专门学习过特殊教育的志愿者,他们耐心陪伴着自闭症、焦虑症的孩子们:在手工课上牵起他们颤抖的手,在舞蹈课上为他们的每一个小进步鼓掌,在集体游戏中悄悄为他们搭起融入的桥梁。当曾经沉默的孩子露出第一个笑容,当抗拒拥抱的小手主动牵起志愿者,我们知道,陪伴的力量,足以照亮成长的角落。
这个夏天,国际学院“百千万”支教队用多元课堂打破传统教育的边界,用创意点燃好奇心,用文化唤醒根脉意识,更用真诚的爱守护每一颗童心。因为我们坚信:每个孩子都该拥有多彩的成长,而教育的温度,正在于让这份“多彩”,不落下任何一个人。
作者:广州华商学院:荔语润心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