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7日-19日,一场兼具深度与实用性的“原典传承与文化创新”国学智慧大讲堂在内蒙古社会主义学院(内蒙古中华文化学院)落下帷幕。
活动以落实“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核心,通过汇聚学界名家、解读经典智慧,聚焦国学智慧的现代转化,切实发挥文化传承与创新的桥梁纽带作用。吸引来自不同系统和行业的300余名企业管理者、国学爱好者参与,为现场学员搭建了学习传统智慧、传承文化根脉的高质量交流平台。
“原典传承与文化创新”国学智慧大讲堂现场,300余名学员齐聚参与学习。(摄影:陈振国)
据悉,本次大讲堂由中国实学研究会指导,内蒙古自治区工商联支持,内蒙古赤峰商会主办,文博昌书院承办,内蒙古社会主义学院、内蒙古中华传统文化促进会、国星教育集团协办,汇聚王杰、金海峰、张其成、丁万明、鲍鹏山、郑强六位国内知名国学学者,课程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价值。
作为活动主办方,内蒙古赤峰商会会长张国良表示,商会始终以“赋能会员企业成长、搭建多元交流平台”为核心方向。此次联合多方办课,正是看到不少企业管理者既需专业管理方法,更渴望从国学经典中汲取养分、沉淀企业文化。“我们希望以大讲堂为纽带,破解‘学用脱节’难题,为企业管理、家风建设提供新思路,也为内蒙古企业间的文化交流架桥。”下一步,商会还将联动文化机构、高校学者,推出更多“国学+企业”“文化+发展”主题活动,以文化赋能实体经济。
协办单位代表、内蒙古社会主义学院教务处处长魏广林提到,学院始终致力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与本次活动主题高度契合。“我们不仅提供了专业场地与后勤保障,还协调院内优质资源助力课程落地,未来期待与各方深度合作,推动国学智慧在内蒙古扎根。”
10月17日上午,活动首讲由文博昌书院名誉院长、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实学研究会会长王杰开启。他以《中国哲学三千年:思想脉络与当代启示》为题,系统梳理中国哲学发展脉络,从宏观视角解析传统哲学对现代社会、人生的指导意义,帮学员建立起完整的国学认知框架。
同日下午,中国文化网络传播研究院院长、中国文化网络传播交叉学科创始人金海峰教授,带来《经世致用——传统文化现代转化落地》课程。他通过企业、社区文化建设案例,生动讲解传统文化如何融入现代生活,让“知行合一”的理念从经典走向实践。
课下,金海峰教授也难掩对呼和浩特的好感,他坦言:“此次来呼,最直观的感受是学员对国学文化的尊重与热情,大家的专注与互动让我深受触动;同时,这座城市既有草原文化的厚重底蕴,又有现代都市的活力风貌,这种传统与现代交融的气质,和大讲堂主题高度契合,我相信,国学智慧定能在这里找到肥沃的生长土壤,真正赋能当地发展与文化建设。”
学员们专注聆听课程,认真吸收知识。(摄影:陈振国)
活动期间,多位学者聚焦不同领域输出干货:国家非遗“张一帖”医家第15代传人、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学院创院院长张其成,以《〈易经〉与人生智慧》解读经典,为学员人生抉择、风险判断提供方法;中共河北省委党校教授、清华大学签约教授、《百家讲坛》《评说〈资治通鉴〉》主讲人丁万明,在《中国传统齐家之道的现代启示》中,挖掘家风与企业团队建设的关联,给出可落地的管理建议;《百家讲坛》《典籍里的中国》主讲嘉宾、中国孔子基金会学术委员会委员鲍鹏山,以《人生三境界》为主题,用“立身、立德、立心”拆解精神成长路径,为学员个人修养提升指路;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郑强则以《中国的强大需要教育和文化的强大》压轴,激昂阐释文化自信与民族复兴的关系,引发全场共鸣。
课程的实用价值,也被学员们的反馈印证。“理论与实践结合得特别好!”与会学员、内蒙古联手创业路桥总经理王希进表示,丁万明教授的家风智慧、金海峰教授的文化转化方法,精准契合企业管理需求,“后续会把‘家风促班风’的理念融入员工关怀,真正学以致用”;另一位与会学员,内蒙古数字化学会会长冀艳明则坦言,“彻底解决了我‘国学难懂’的困惑”,张其成教授对《易经》的解读、鲍鹏山教授的人生境界分析,不仅理清了学习框架,更能指导日常决策,“未来会坚持学国学原典”。
课程结束后,学员们以热烈掌声致谢授课者,现场氛围热烈。
(摄影:陈振国)
本次大讲堂现场学术氛围浓厚,学员互动频繁,有效破解了国学学习“体系缺失”“学用脱节”的痛点。文博昌书院院长高丹表示,未来将持续举办系列国学活动,推动国学智慧的传承与转化,为区域文化自信建设添力。
文博昌书院创始人姜军啸表示,此次“原典传承与文化创新”国学智慧大讲堂的落地,核心是想以书院为纽带,把优质国学资源带到更多人身边,“国学不是远离生活的典籍,而是能解决企业管理、人生决策难题的智慧养分。这次学者们把经典与实践结合,学员们能学以致用,正是‘原典传承’与‘文化创新’该有的样子”。
对于未来,姜军啸态度坚定:“这场大讲堂只是起点,不是终点。接下来,我会继续支持文博昌书院联动更多优质资源,推出更多‘国学+实务’‘文化+产业’的主题活动,不仅要让国学智慧在内蒙古扎根生长,更要助力原典传承与文化创新真正走深走实,为区域文化自信建设、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当代传播,尽一份自己的力量。”(赵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