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援建的香港竹篙湾社区隔离治疗设施第一阶段工程完工交付
历经两个月的紧张建设,中央援建香港的竹篙湾社区隔离治疗设施第一阶段工程19日完工交付。当天交付使用的首批设施有逾1000个房间,涉及逾2000个床位。 据该项目设计建造方中国建筑国际集团有限公司介绍,竹篙湾社区隔离治疗设施项目位于香港新界大屿山东北部,占地面积约45万平方米,建筑面约27.2万平方米,高2层,分为6个片区,每个片区均设有医疗、办公、储存等辅助设施,是全港规模最大的社区隔离治疗设施项
作者:刘明洋、林宁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4-20爱心汇聚,同心抗疫!中国儿基会、妇基会持续募集款物驰援上海
女性卫生用品、防护服、面屏、手套一辆辆满载抗疫物资的货车连夜奔沪。4月16日,记者从全国妇联所属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获悉,按照全国妇联党组部署,儿基会、妇基会认真了解上海疫情防控有关情况及需求,特别关注一线女性医务工作者、女性社区工作者等群体生理等方面的实际需求,迅速行动,在社会各界爱心企业的响应和支持下,共募集款物超过1217万元。 当前,正值全国各地驰援上海,全国人民众志成城
作者:李政葳编辑:光明网日期:2022-04-19为了上海2500万人的物资需求 他们从全国各地支援上海
黄蝶、徐清秋、曹冉、杜顺、李德峰从全国各地赶来支援上海。他们说,国有难召必战,朝朝暮暮与尔在。上海援助了武汉,现在是时候反哺了。我们是不会停的,24小时都不停。 一个点连上另外一个点,就成了一条线,当众多的线连在一起,最终就能成为一条链:一条打通2500万人物资需求的供应链。 --------------- 这是1999年出生的黄蝶在上海超市打地铺的第8天,她每晚和一个1996年出生的女孩挤在一个
作者:赵丽梅编辑:中国青年报日期:2022-04-19广西开行首趟高铁专列运送700名医务人员驰援上海
广西南宁东站18日开出首趟援沪医疗队高铁专列,运送700名医务人员和一批医疗物资驰援上海。这是广西向上海派出的第三批医疗队。 当天,第三批广西援沪医疗队在南宁东站举行出发仪式,700名医疗队员分别从南宁、来宾、柳州、桂林乘动车奔赴上海。第三批广西赴上海医疗队医务人员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南溪山医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江滨医院等6家区级医疗卫生机构和广西柳州、桂林、玉林、贵港、来宾、
作者:黄艳梅 莫育杰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04-19社区里来了“金发”志愿者:“我是半个中国人”
伊莉娜身着红马甲,引导前来进行核酸检测的社区居民扫山西场所码。 伊莉娜本人供图 长着金发碧眼、一口流利的中国话在山西省太原市迎泽区迎泽街道并州路三社区疫情防控现场,来自摩尔多瓦的伊莉娜身着红马甲,引导前来进行核酸检测的社区居民进行登记。 我在中国生活已经16年了,现在是半个中国人了,能做点什么就做点什么。对于疫情,我们要坚强面对。伊莉娜17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伊莉娜引导前来进行核酸检测的社
作者:高雨晴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04-18八旬老人14年捐款20余万:活着就要献点爱心
老人家的一天三餐都很简单朴素 刘康 摄 我现在的幸福生活,都是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我还活着,所以要献点爱心。湖北枝江市的89岁老人鄢明珍近日说道。14年来,她持续不断捐资救灾、助学帮困,累计捐款达到20余万元。 鄢明珍1933年出生在枝江百里洲镇刘巷村,她在11个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幺。年少时,她白天下地干活,晚上自学识字。1954年夏天,她在抗洪一线火线入党;1961年支援兴山建设,在当地从事妇
作者:董晓斌 黄路遥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04-18近万片纸尿裤连夜运抵 48小时解老人燃眉之急
疫情之下,高龄老人除日常饮食等基本需求外,纸尿裤、护理垫等生活消耗品需求值得关注。 安康养护院关联的两家养老机构共200多位老人,且多为高龄、卧床、半失能老人。很多老人每天需要少则五六片,多则十来片纸尿裤。4月初,养老院负责人邬院长找到几家纸尿裤供货商,但都因物流问题,供货渠道受阻。收到养老院求助后,美团快驴紧急联动公司资源,通过社区电商业务,美团优选联系到厂商紧急调集一批纸尿裤、护理垫,从浙江上
作者:俱鹤飞编辑:解放日报日期:2022-04-183000余名京东快递小哥驰援上海
4月17日,罗明(前右)在京东上海曲阳营业部对到站货物进行验货。 4月17日,罗明在上海虹口区送货。 罗明是京东物流的一名快递小哥,2021年曾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近日,罗明积极响应公司号召,第一时间报名驰援上海。他的妻子作为一名护士也随陕西援沪医疗队抵达上海。目前,京东物流已有3000多名员工抵达上海,加入上海抗疫情、保供给的大军中。据悉,今后还会有更多来自全国各地的京东物流快递小哥赶赴上海
作者:陈建力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4-18温州市鹿城区聚焦“思、践、防、引”四个抓手 守护未成年人“童”心圆
2022年,鹿城区聚焦儿童关爱保护和困境儿童保障工作,第一季度积极结合助冬奥、强防控、促成长等多项主题,创新路径,丰富活动,共同守护未成年人童心圆。 一是营造良好氛围,提升思想道德。针对儿童思想道德方面出现的不同问题,开展个案服务和心理辅导,第一季度共开展心理建设活动16场,覆盖儿童近千名;邀请公益组织进社区,通过看短视频、互动解读等形式,普及留守儿童、困境儿童及孤儿等未成年人保护法要点,强化父母
日期:2022-04-15“思源工程”捐赠500万元抗疫款物支援上海
思源工程联合爱心企业于11日下午向华东政法大学交付价值94万元的护手霜、卫生护垫等物资。 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供图 据中华思源工程扶贫基金会(以下简称思源工程)13日消息,思源工程12日决定开展支援上海抗击疫情活动,并联合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和相关公益平台,捐赠善款和物资500万元,包括12辆负压救护车、2万支护手霜、40万片卫生护垫等疫情防控物资和生活物资。 据悉,4月12日中午,思源支援上海抗
编辑:中新网日期:2022-04-15科技助力慈善 中华慈善总会驰援上海方舱医院
日前,中华慈善总会紧急联系多家爱心企业为上海提供疫情防控支持。为切实缓解方舱医院内医疗物资配送、消杀和医疗废物清运等工作压力,日前,中华慈善总会联合行深智能向上海方舱医院无偿提供30辆无人车,专用于紧张危险的一线作业。 在上海市慈善基金会、上海市防疫指挥办综合办公室的协调下,30台无人车已进入国家会展中心方舱医院、新国博方舱医院和上海崇明花博园复兴馆方舱医院,正式上岗服务。 行深智能无人车 4月
作者:王钰博编辑:慈善公益报日期:2022-04-15青岛即墨:500余种“课后服务”惠及8万余名学生
赵美蓉进灯棚,丁字步站街中;杨柳腰把身挺,素白小扇遮着面容每周四下午放学后,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第四实验小学校园里,就会回荡起委婉细腻的柳腔音律,这是张润倩和其他同学正与专业老师学习经典曲目《赵美蓉观灯》。 自从加入学校组织的柳腔社团后,张润倩每天都很享受学习之余的这种放松,一方面是出于热爱,另一方面还学到了很多传统文化知识,现在上台表演一点也不打怵了,我感觉自己变得更大方更自信了。 放学后,青岛
作者:刘艳杰 孙静秋 王功修编辑:光明日报日期:2022-04-15困在楼栋的装修工,一日三餐被邻居“包圆”了
楼栋要封控,小王师傅一家三口慌了手头的装修活儿刚开个头,没准备东西,眼看着只能住在装修现场了 但这十多天下来,小王师傅一家反而不慌了没想到楼栋及社区内这么多好心人,一家三口一天三顿都被包圆了。 我有一袋米,放在电梯里了,可以自己取。我在门口放了包蔬菜,里面还放了尖辣椒,可以炒菜吃。我家还有米粉,可以煮着吃。 每天一到饭点,楼栋群秒变投喂群,左邻右舍、楼上楼下纷纷想着法儿,让小王师傅一家吃饱。有的人
作者:顾一琼 朱婷婷编辑:文汇报日期:2022-04-14外卖小哥无偿帮顾客采购日用品 小费一律退还
疫情之下,大家都不容易,我就客串跑一下腿,顾客给的小费退了。不为别的,只为大家平平安安,在困难的时候力所能及地帮助别人。 李金威是饿了么杭州勾庄站站长,他所在站点是全国首个标准化外卖骑手配送站,他本人还是入党积极分子,响应余杭区外卖骑手行业综合党委的号召,主动投入志愿服务。 4月5日,杭州市余杭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发布通告,他所在的站点被划为防范区。留守还是回家办公?没有犹豫,李金威和其他两名
作者:陈婕编辑:钱江晚报日期:2022-04-14为让阿婆吃上一碗虾仁馄饨,医护四棒爱心接力
疫情之下,一碗小馄饨竟难住了不少人。近日,上海市胸科医院就发生了这样一件暖心小事。 徐阿婆是胸科医院的一位双肺移植术后患者。在重症医学科医护团队悉心照护下,阿婆渡过了最艰难的围术期。岂料,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碎了徐阿婆早日和家属团聚的憧憬。老人变得郁郁寡欢,胃口非常不好,甚至还影响了康复进程。她的主管医师祝敏芳急坏了,多次把自己的美食带来给她,甚至用榨汁机自制果汁,但徐阿婆依然食欲不振。 阿婆,你到
作者:唐闻佳编辑:文汇报日期:2022-04-14上海:世博展览中心方舱医院里的福建援沪医疗队
4月11日,世博展览中心方舱医院的医务人员回答患者咨询。 4月11日,世博展览中心方舱医院的医务人员讨论工作。 4月11日,世博展览中心方舱医院的医务人员在工作。 目前,在上海世博展览中心方舱医院,福建援沪医疗队的工作正有序开展。
作者:刘晓晶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4-14“有尊严的关爱”助脑瘫男孩梦想开花
高考551分,考取合肥工业大学;研究生初试403分,复试成绩第四,成功上岸西南财经大学很难想象,这一经历的主人公是一个先天脑瘫、3岁时才勉强能走路说话的00后男孩。 这个男孩名叫闵登华,2000年出生在安徽省安庆市岳西县的一个普通农民家庭。这个胖小子的出生,给全家带来不少欢喜。可他两岁多时,父母发现他还不能走路、说话。出生时出现缺氧情况,导致先天脑瘫。医生的话让全家一时难以接受。 虽然备受打击,但
作者:王磊 王海涵编辑:中国青年报日期:2022-04-13他们,守护这座城市——社区志愿者
4月11日,施忠良(右)在为刚到小区出入口的一批生活物资喷洒酒精,进行消杀。 4月11日,施忠良(左)与他的志愿者伙伴一起为居民派送生活物资。 疫情下的上海,有许多坚守在一线的普通人,他们的默默付出,确保了管控的良好秩序、居民的基本生活和城市的运转。 施忠良是上海市闵行区七宝镇的一名社区志愿者。为配合疫情防控工作,施忠良所在的小区自3月18日起进入封控管理,他就在那时候加入了居民自发组成的社区志
作者:方喆 摄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4-13志愿精神之花,在冬奥服务中完美绽放
4月8日,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总结表彰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荣获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突出贡献个人称号的志愿者高文彬,胸前戴着一朵大红花,笑容灿烂,登台领奖。这将是这个22岁的年轻人铭记一生的时刻。 高文彬是北京工业大学信息学部自动化专业的大四学生,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期间,他作为NOC(国家及地区奥委会)/NPC(国家及地区残奥委会)助理志愿者,在北京冬奥村(冬残奥村)从事志愿服务工作。 高
作者:王楚捷编辑:新华社日期:2022-04-13福建人赴沪创业被确诊 在方舱医院当上志愿者
张先生 今天,我出院了。 我是福建人,今年年初重返上海创业。没想到,刚到不久,就被新冠病毒感染。 之前我做过几次核酸,都是阴性。被诊断前一天,白天在外骑了共享单车,当晚感觉有点感冒,第二天就检测出无症状感染。 3月26日,我住进了世博展览中心方舱医院。我当时所在的仁济医院收治点有155名病人,片区医务人员人手比较紧张。刚到的第一晚,晚饭送得晚。我看到医护人员要记录每位患者的资料、病情还要测体温、测
作者:许沁编辑:解放日报日期:2022-04-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