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2025年08月05日,欢迎您访问中国社区发展网!

中国社区发展网

淮北师范大学“点亮八皖”实践团---走进宿州红色基地开展实践活动

为响应国家战略,切实传承红色基因、赓续红色血脉,“点亮八皖”实践团再启新程。团队成员于近日深入宿州市烈士陵园,在当地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用专业与热情为红色文化传承注入青春动能。

图为宿州市烈士陵园大门

以“知”筑基淬炼宣讲利器,让红色故事成为精神滋养之本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7月15日晚,一场针对性极强的岗前培训拉开序幕。园内展览将厚重的革命历史转化为生动的英雄故事,把淮海战役的“小推车精神”、宿州儿女的“铁血忠魂”、烈士遗物的“无声诉说”、红色基因的“代代相传”娓娓道来。

图为革命烈士纪念碑

团队成员则化身“讲解员”,反复琢磨如何把“革命理想高于天”说成“为了新中国不怕牺牲”,把“民族大义”解释为“舍小家为大家”。“为什么烈士们甘愿牺牲?”“红色精神如何融入日常生活?”这些看似简单的问题,在队员的推敲打磨中,变成了一套套感人至深的“红色故事集”。培训结束后,队员学会成为了既懂历史又会讲故事的“红色文化宣传员”。

图为志愿者锁亦菲向烈士英名墙敬礼

以“教”为径播撒信仰种子,让红色基因深入青少年心田

晨曦初露,宿州市烈士陵园已迎来参观人潮。实践团队员带着讲解器、宣传册以及红色文化知识手册,化身“红色使者”走进参观者中间。当天的宣讲数据令人欣慰:在场学生们聆听讲解,超八成学生对烈士事迹产生浓厚兴趣。面对这些“祖国的未来”,队员因材施教、分层引导:向小学生讲述红色故事,让他们懂得今天幸福生活来之不易,给中学生解读“革命先烈的家书”让他们理解什么是信仰的力量,为大学生剖析“淮海战役的胜利密码”让他们明白人民群众的伟大作用。讲解的声音如种子播撒,让红色基因在新一代心中生根发芽。这一幕,成为薪火相传的最美见证。

图为彭雪枫纪念馆

以“控”护民构建长效机制,让红色教育惠及更多群体

午后骄阳似火,实践团走进宿州市博物馆,为当地社区量身定制“红色文化宣讲计划”。

图为图为宿州博物馆大门

这份特殊的方案不仅规划宣讲场次,更描绘出每个社区的“教育画像”——人群特点、接受程度、兴趣焦点一目了然,为每个社区开出个性化宣讲处方。因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队员们把培训重心转向社区文化骨干。手把手传授讲解的“标准流程”,面对面分享互动的“黄金技巧”,一对一指导活动组织的“实用方法”。通过培养这批“文化带头人”,让红色教育从“集中式”转为“常态化”,从“一阵风”变成“日日新”。在与当地居民的深度对话中,队员了解了在本地实践红色文化的困难与改善方式。这张覆盖全市的“红色文化网”,正在从构想走向现实。

图为队员锁亦菲在讲解大泽乡起义相关事件

青春力量,守护精神家园

实践燃理想,青春向光行。此次活动的成功开展,是青年学子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志愿精神的鲜活体现,是他们将“红色基因”传承在江淮大地上的生动实践,是“请党放心、强国有我”青春誓言的时代回响,也是将专业所学应用于实际、服务社会的宝贵契机。从前期的反复培训演练,到实地的耐心宣讲服务,每一个环节都彰显着新时代青年的文化自信和使命担当。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红色文化传承是一项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精神工程。“点亮八皖”实践团用脚步丈量红色热土,用真情讲述英雄故事,用行动传承革命精神。他们让“听红色故事”从任务变为享受,让“学革命精神”从口号化为信仰,让“传红色基因”从个人延伸至社会。

展望未来,“点亮八皖”实践团将继续深耕八皖沃土,持续开展红色文化宣教活动,不断创新传播形式,让更多人特别是青少年了解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当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主动学习党史、自觉传承精神,我们有理由相信:在青年一代的不懈努力下,红色基因必将在新时代焕发更加夺目的光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凝聚起磅礴的精神力量。(作者:锁亦菲)

上一篇:2025三下乡|“畲乡医韵健康行,厦医筑梦民族亲”:光影赋活千年畲韵——探访福安市畲族文化中心
下一篇:淮师大“点亮八皖”实践团走进宿州博物馆---用数字技术让红色文物“活”起来